潮汕抽紗的特點是什麼,潮汕抽紗是什麼

2025-07-18 18:20:11 字數 3828 閱讀 3515

1樓:網友

色調素雅、花紋富麗、佈局嚴謹、式樣豐富。

抽紗概覽。潮汕抽紗·高貴典範。

19世紀末,外國的抽紗技術傳入潮汕地區,人們巧妙地將它與本地傳統的潮繡藝術結合起來,創制出了色調素雅、花紋富麗、佈局嚴謹、式樣豐富的「潮汕抽紗」。

潮汕抽紗中最令人亂櫻神往的 還是精工高檔玻璃紗。潮安縣生產的「雙鳳朝牡丹」繡花檯布,曾榮獲1980年的慕尼黑國際手工藝品博覽會金質獎章。這種檯布採用進口玻璃紗原料、高階絨線,配上淡雅和諧的四純色,整幅作品表現了鳳凰迎春,百花爭豔的景象。

招遠網扣·精細別致。

產于山東招遠的網扣是用棉線織成每平方英吋三扣、五扣、七扣的不同規格的網片,然後依照圖樣,用手工在網上精心編織各種花樣而成。編織的花紋造型繁而不亂,清秀典雅。這種既有實用價值,又可觀賞的工藝品,可用來做窗簾、檯布、沙發靠墊等。

即墨鑲邊· 粗獷浪漫。

又稱「即墨鑲邊大套」。1910年,歐洲抽紗製品傳入膠東鬥孫半島。山東即墨、嶗山一帶廣大農村婦女在吸收義大利的「手拿花邊」式樣的基礎上,結合民間「小扣鎖」、「繡花」的針法特點,對工種、針法、圖案進行了不斷的改進和創新,逐漸衍生形成了一整套頗具地方特色的抽紗工藝針法。

這種工藝織鄉花邊後來定名為墨鑲邊。

北京補花·清新簡練。

補花是中國傳統抽紗工藝的一種,具有北京民間裝飾藝術的特色。補花是從16世紀末盛行的「堆綾」工藝演變而來的。所謂「堆綾」,就是在服裝和其它日用紡織譁銷叢品上縫綴各種綾子,組成各種圖案,作為裝飾。

後來革新了工藝,改為以「鳳尾紗」布為原料,成為現在的補花。

蕭山花邊·千姿百態。

因產於浙江蕭山縣而得名,原名萬縷絲,是1923年左右由上海經營的花邊洋行到蕭山傳授義大利花邊技法。蕭山花邊的種類主要有萬縷絲和鑲邊兩大類,品種有床罩、**、臺毯、餐套、盤墊、茶几墊、沙發套、鋼琴罩、披肩、衣裙、衣領、胸花、果籃罩等30多種。�(王府井工美大廈三層)

2樓:匿名使用者

我怎麼知道,問錯人了吧?雖然我是普寧(潮汕)的。

潮汕抽紗是什麼

3樓:一襲可愛風

分類: 文化/藝術。

問題描述:help me

解析: 據有關資料介紹。大約在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),乙個叫納胡德的女傳教士,傳教之餘,發現潮繡的優美精巧針法,深為讚賞。

於是,她從國外帶來一批抽紗圖案和樣品,然後用潮州出產的夏布交給她所聯絡的群眾加工,繡出來的產品優雅精細,絢麗多姿,比之西方粗糙針法,實有天壤之別。納胡德把這批中西結合的新產品帶到國外銷售,竟被爭購一空。從此,納胡德便在汕關招集一些婦女學習抽紗。

其後又有一叫耶德大摩的傳教士,在岩石傳教時,他妻子見抽紗有利可圖,便也在岩石傳授這門工藝。——這便是潮汕抽紗的最初起源。

潮汕抽紗源於歷史悠久的潮州刺繡(簡稱潮繡),而潮繡與廣州刺繡(簡稱廣繡)又合稱為粵繡,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。老一輩的潮州人統稱潮繡品為顧繡品,而顧繡品則出自明代顧名世之手,可見潮繡確有其悠久歷史。同時,從潮州北郊明代古墓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的刺繡品,已具相當工藝水平。

清《潮州府志》有這樣記載:「潮州婦女多勤紡織,凡女子。

十。一、二齡,其母即預嫁衣,故織維刺繡之功,雖富家不廢也。」可見潮繡在明、清時已極普遍,清末時,潮州還出現過二十四名聲譽卓著的「繡花狀元。」

潮汕抽紗和鉤花一樣嘛

4樓:

摘要。您好,很高興為您解答!潮汕抽紗和鉤花是一樣的鉤花是俗稱,正規的叫法是「通花」。

通花(鉤花),只是潮汕抽紗幾大品種中的乙個品種而已。抽紗(潮州抽紗),廣東省潮州市傳統美術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潮州抽紗是根據預先設計的圖案,將布料所繪花紋部分的經線或緯線挑斷抽出,然後在剩餘之處用繡線連綴成透空裝飾花紋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,因其多用棉花、麻布、法絲、玻璃紗等為面料,由白色或淡淺色紗線繡制,所以民間俗稱「做白紗」。早期的潮州抽紗主要分佈在潮州城區,漸次外延至韓江兩岸、潮安平原、鳳凰山區、黃崗河流域等鄉村集鎮,並輻射至整個粵東地區以及福建、江西。

潮州抽紗圖案設計多選取傳統的花卉、草紋、龍鳳等題材,講究點、線、面的結合,層次佈局疏密得當。潮州抽紗刺繡主要有檯布、被枕套、手巾等40多類產品,其構圖獨特,針法細膩,色調淡雅,美觀實用。

您好,很高興為您解答!潮汕抽紗和鉤花是一樣的鉤花是俗稱,正規的叫法是「通塵寬稿花」。通花(鉤花),只是潮汕抽紗幾大品種中的乙個品種而已。

抽紗(潮州抽紗派孝),廣東省潮州市傳統美術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潮州抽紗是根據預巧基先設計的圖案,將布料所繪花紋部分的經線或緯線挑斷抽出,然後在剩餘之處用繡線連綴成透空裝飾花紋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,因其多用棉花、麻布、法絲、玻璃紗等為面料,由白色或淡淺色紗線繡制,所以民間俗稱「做白紗」。早期的潮州抽紗主要分佈在潮州城區,漸次外延至韓江兩岸、潮安平原、鳳凰山區、黃崗河流域等鄉村集鎮,並輻射至整個粵東地區以及福建、江西。潮州抽紗圖案設計多選取傳統的花卉、草紋、龍鳳等題材,講究點、線、面的結合,層次佈局疏密得當。

潮州抽紗刺繡主要有檯布、被枕套、手巾等40多類產品,其構圖獨特,針法細膩,色調淡雅,美觀實用。

您好,很高興為您解答!潮汕抽紗早期手法單一,僅是根據圖案設計,將花紋部分的經線或緯線抽去,再加以連綴而顯現透空的裝飾花紋,後發展了多種技藝手法,形成繡類、抽通類、編織類、補布類、拼接類共五大種類。每個種類又有多種不同的針伍滲法賣伍,已知的計有240多種。

潮汕抽紗製品兼具實用和欣賞功能,多為檯布、手巾、枕套、靠墊、盤墊、掛屏、繡衣等家庭腔配脊日用品和裝飾品。

潮汕抽紗的特點

5樓:

潮汕抽紗的特點是按一定圖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經緯線,以針線縫鎖抽口,再加花紋刺繡。潮汕抽紗通過400多種巧妙的針法工藝和繁複精緻的設計佈局,以刺繡的墊凸和抽通為特點,又以多層鏤通和剔透玲瓏的空間藝術為特色,巧妙運用多種針法工藝和繁複精緻的設計佈局,變化出千姿百態、栩栩如生的圖案。

潮汕抽紗的特點

6樓:同雋艾翰藻

解析:題幹要求概括出潮汕抽紗的三個特點,找準資訊區間即「400多種巧妙的虛鎮針法工藝和繁複精緻的設計佈局」和「變化出伍巖千姿百態、栩栩如生的圖案」,根據字數要求即差橘粗可得出答案.

答案:針法工藝繁多、設計佈局精緻、圖案多變逼真。

潮汕抽紗的介紹

7樓:青春

潮汕抽紗是廣東潮州和汕頭一帶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。選料多為優質亞麻布、加紗姿困掘布、法絲布、竹絲布、玻璃紗等。其針法複雜多變,跡核主要有十字繡花、挖旁布、貼布、抽絲、萬里斯及勾針通花等。

其中尤以勾針通花最具特色。這是以一種特製鋼尺漏勾針繞引白紗線或色線織出的花邊。潮汕抽紗品種達千種以上,有檯布、手帕、枕袋、**、墊布通花製品等八大類。

潮汕抽紗的潮汕抽紗二度興衰的原因

8樓:鎖兒

由於潮繡的歷史悠久,工藝精細,風格獨特,受到西方人士的歡迎。因而洋人相繼在汕頭開辦洋行,經營抽紗業。同時,一些留學英、美的潮汕教徒,歸國之後。也集資做起抽紗生意。

抽紗自從在潮汕地區興起之後,隨著汕頭半殖民地的畸型,潮汕抽紗得以迅速發展。潮州墊繡的獨特藝術和新穎風格,受到喜愛新奇的西方人士的悉賞,因而外商、華資紛紛在汕頭設定洋行及各種抽紗工廠,情況如雨後春筍。使潮汕抽紗在1912-1914年、1936-1941年出現二度興旺局面。

是時,「洋行」、「公司」在汕遍地林立,抽紗工人遍佈崎碌地區,盛極一時。但是,正當潮汕抽紗興旺發展之際,先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,使西方經濟受到破壞,銷路日衰而停滯下來。第二次全盛時,在華資與洋行的競爭中,大魚吃小魚,不少華資公司因資金不足而受到洋行的控制,抽紗工人收入微薄,不足維持最低生活水平,不少人不願再幹這「手皮錢銀」工作。

最後由於1941年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,海運航線被阻,貨件無從出運,潮汕抽紗瀕於中斷。這便是潮汕抽紗二度興衰的原因。

潮汕話的發音特點是什麼,潮汕話有幾種發音?

廣東東部的人都是潮州人 潮汕話有幾種發音?需要老師,潮汕話和白話根本不一樣,學白話,還可以聽懂一些日本話 潮州話有幾種發音呢。總結一下,最需要的無非是原聲 可以是本地人說話,也.潮汕話怎麼讀?一 霓 gi第一聲,和 泥 同音 二 昕 heng,和 欣 一個讀 音 三 芯 xin,潮汕話和 心 同音 ...

潮汕有什麼傳說,潮汕是什麼地方的

潮汕是什麼地方的 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,屬潮汕文化區和潮汕方言區,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與集中地,潮汕文化的發源地 興盛地,包括汕頭 經濟特區 潮州 揭陽 汕尾四市。潮汕北靠蓮花山脈,南瀕南海,西至海豐縣,東至饒平縣。潮汕四市在地緣 文化 民俗 語言上相近相親,四市涵蓋區縣縣級市普寧 陸豐總常住人口約多萬...

潮汕人最有名的習俗是什麼,潮汕人的習俗

潮汕習俗 拜神 潮汕人的信仰物件是龐雜的,無論是一塊石頭,抑或是一株老樹 拜神,每天燒香,初一十五上廟拜神,過年過節等全民上面祈禱拜神 過年過節一定要吃大肥鵝 每天必喝茶,每家都有茶具 說話不能說 翻 等跟出海的船有忌諱的詞。暫時就想起來這些!潮汕人的習俗 與拜神有關的習俗 勞熱 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