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數學手抄報,高中數學集合手抄報

2025-07-18 20:25:12 字數 3326 閱讀 8094

1樓:網友

阿拉伯數字。

阿拉伯數字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,後來傳到阿拉伯,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,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,就把它們叫做「阿拉伯數字」。因為流傳了許多年,人們叫得順口,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,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字。

九九歌。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。遠在西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,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。

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,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。最初的九九歌是從「九九八十一」起到「二二如四」止,共36句。因為是從「九九八十一」開始,所以取名九九歌。

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,九九歌才擴充到「一一如一」。大約在公元。

十。三、十四世紀,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,從「一一如一」起到「九九八十一」止。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,一種是45句的搭悶,通常稱為「小九九」;還有一種是81句的,通常稱為「大九九」。

三、莫比烏斯環。

莫比烏斯環是一種拓撲學結構,它只有乙個面和乙個笑汪邊界。可以用一根紙條扭轉成180度後,兩頭再粘接起來,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。

<>有趣的數學知識:

1、假如「一拃」的長度為8釐公尺,量一下課桌的長為7拃,則可知課桌長為56釐公尺。如果每步長65釐公尺,上學時,數一數走了多少步,就能算出從家到學校有多遠。

2、身高也是一把尺子。如果身高是150釐公尺,那麼抱住一棵大樹,兩手正好合攏,這棵樹的一週的長度大約是150釐公尺。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,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。

3、要是想量樹的高,影子也可以幫助。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。因為樹的高度=樹影長×身高÷人影長。

4、若去遊玩,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遠,可以請聲音幫量一量。聲音每秒能走331公尺,那麼對著山喊一聲,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,用331乘碰枝仔聽到回聲的時間,再除以2就能算出來了。

5、 「天象記錄員」珊瑚蟲科學家們發現,珊瑚蟲會在自己身上記錄時間:它們在體壁上每天「刻畫」一條環紋,一年「刻畫」365條,既不多也不少。

因此想知道它們的年齡,只要數數它們體壁上的環紋即知。科學家們還發現,億年前的珊瑚蟲,每年「刻畫」在身上的環紋不是365條,而是400條。原因是,那時地球自轉一天僅為小時,一年不是365天,而是400天。

高中數學集合手抄報

2樓:網友

<><1、每份數×份數=總數總數÷每份數=份數總數÷份數=每份數倍數×倍數=幾倍數幾倍數÷1倍數=倍數幾倍數÷倍數=1倍數3、速度×時間=路程路程÷速度=時間路程÷時間=速度4、單價×數量=總價總價÷單價=數量總價÷數量=單價5、工作效率×工作時間=工作總量工作總量÷工作效率=工作時間工作總量÷工作時間=工作效率。

6、加數+加數=和和-乙個加數=另乙個加數7、被減數-減數敗悶=差被減數-差=減數差+減數=被減數8、因數×因數=積積÷乙個因數=另乙個因數9、被除數÷除數=商被除數÷商=除數商×除數=被除數。

三、幾何公式。

長方形的周長=(長+寬)×2 c=(a+b)×2正方形的周長=邊長×4 c=4a

長方形的面積=長×寬s=ab

正方形的面積=邊長×邊長s=

三角形的面積=底×高÷2 s=ah÷2

平行四邊激枯嫌形的面明手積=底×高s=ah梯形的面積=(上底+下底)×高÷2 s=(a+b)h÷2直徑=半徑×2 d=2r半徑=直徑÷2 r=d÷2圓的周長=圓周率×直徑=圓周率×半徑×2 c=πd=2πr圓的面積=圓周率×半徑×半徑。

三角形的面積=底×高÷2.公式s=a×h÷2正方形的面積=邊長×邊長公式s=a×a

長方形的面積=長×寬公式s=a×b

平行四邊形的面積=底×高公式s=a×h

梯形的面積=(上底+下底)×高÷2公式s=(a+b)h÷2內角和:三角形的內角和=180度。

長方體的體積=長×寬×高公式:v=abh

長方體(或正方體)的體積=底面積×高公式:v=abh正方體的體積=稜長×稜長×稜長公式:v=aaa圓的周長=直徑×π公式:l=πd=2πr

圓的面積=半徑×半徑×π公式:s=πr2

圓柱的側面積:圓柱的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。公式:s=ch=πdh=2πrh

圓柱的表面積: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。公式:s=ch+2s=ch+2πr2

圓柱的體積: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。公式:v=sh圓錐的體積=1/3底面×積高。公式:v=1/3sh<>

學數學用數學手抄報

3樓:網友

1.加法交換律: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,和不變。 a+b=b+a

2.加法結合律:三個數相加,先把前兩個數相加,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,再同第三個數相加,和不變。 a+b+c=a+(b+c)

3.乘法交換律:兩數相乘,交換因數的位置,積不變。 a×b=b×a

4.乘法結合律:三個數相乘,先把前兩個數相乘,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,再和第三個數相乘,它們的積不變。 a×b×c=(a×b)×c

5.乘法分配律:兩個數的和同乙個數相乘,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,再把兩個積相加,結果不變。如:(2+4)×5=2×5+4×5.

6.除法的性質:在除法裡,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(或縮小)相同的倍數,商不變。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.

7.等式: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。等式的基本性質:等式兩邊同時乘以(或除以)乙個相同的數,等式仍然成立。

8.方程式: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。

9.一元一次方程式:含有乙個未知數,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。 n元——n個未知數;m次——未知數最高冪次數。

10.分數:把單位「1」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這樣的乙份或幾分的數,叫做分數。 11.分數的加頃慎減乘除法則:

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,只把分子相加減,分母不變。

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,先通分,然後再加減。

分輪拿數的乘法則:用分子的積做分子,用分母的積做分母。

分數的除法則:除以乙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。

12.分數大小的比較: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,分子大的大,分子小的小。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,先通分然後再比較;若分子相同,分母大的反而小。

13.分數乘整數,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,分母不變。

14.分數乘分數,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,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。

15.分數除以整數(0除外),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。

16.真分數: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。

17.假分數: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。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.

18.帶分數: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,叫做帶分數。

19.分數的基本性質: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乙個數(0除外),分數的大小不變。

20.乙個數除以分數,等於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。

21.甲數除以乙數(0除外),等於甲數臘乎搭乘以乙數的倒數。

緊急高中數學,高中數學!!!

首先,題目上說的是rt三角形abc,就是說必定有個角是直角 然後,sina sinb 平方,這個可以得到a b都不是直角,因為如果a 或者 b是直角,那麼sina 1或者sinb 1 這樣一來,sina又 sinb 平方,就變成a b都是直角了,這是不可能的存在的。所以只有c才可能是直角 a sin...

高中數學選修,高中數學選修

通常會是一道選擇題,5分。從分值來看好像不重要。但150分就是這樣一分一分來的。更何況這方面內容不會出難題,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它是必拿分的題,很重要。沒必要額外買練習冊。讓老師給你單獨開開小灶半個小時你就會懂的。選修2 1很重要的,邏輯命題,一般是出在選擇填空當中,每年必出一題,大約有5到10分,圓錐...

高中數學圓,高中數學 圓

直接作a的垂線到bc於h,發現ac 2 ah ch 2 ab 2 ah 2 bh 2,消去ah 2就是求ch 2 bh 2的最大值了,畫張圖就發現h在bc外面的時候最大,這時最大是a在和bc平行的直徑的時候,那麼,就是 7 2 2 1 2 2 12 選d很高興為你解答,如果幫助到你,請採納。我明白了...